“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

作者: 时间:2014-10-10 点击数:

 

刘志军冯永华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作为课堂教学的班级授课制自提出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变革过程中既有建设性探索也不乏颠覆性的尝试甚至有诸如学校消亡论”、“课堂消亡论的论断但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当人类进入21 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等特征对教育教学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近期慕课强势来袭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慕课提供了一种支持泛在学习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使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向注重交流与评估的多向互动使个体认知转向分布式认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其基本动力知识生产胜于知识消费是其基本学习理念它改变了人与人的共生关系倒逼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的学校若不改革可能会沦为世界一流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若不变革可能会沦为慕课平台的自习室面对慕课对课堂教学的挑战须重新审视面对面教学的处境巨大的挑战之下亦蕴含着变革的机遇,“慕课为课堂生态的重建提供新的定向

 

课堂教学变革的历程

在教育史上最先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5 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主义学校17 世纪上半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探索首先创立班级授课制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引入教育这种教学制度下教师使用同一教材同一教法同一进度同一要求在同一时间面向同一班级里的不同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被假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满足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的生产需求19 世纪后半叶班级授课制在世界各国得以大规模推广和使用逐步取代了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做出了过去历史上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不曾做出的贡献在教育史上教育组织形式由个别教学演变为集体教学是历史的进步但是难以关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始终是班级授课制难以克服的弊病尤其是随着西方国家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学校个别差异的需求日益增加无个性无差异统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现代教育学派就已经开始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尝试与探索

19 世纪末在西方流行的分组教学法按学生的能力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教学班或组补救班级授课制暴露出来的弱点力求融个别教学的长处于班级教学之中但是因被质疑教育的民主性而受到批评

产生于20 世纪初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和文纳特卡制从不同角度均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柏克赫斯特(H.Parkhurst)继承和发展了蒙台梭利的天性内发”、“个体自由等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自定进度自主探究个体之间相互负责合作,“是一种使’、‘的程序互相和谐的教育改组”,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变革为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法由克伯屈(William H.Kilpatrick)所创设计一词意在强调全心全意的充满活力的有目的的活动”,试图打破传统学科知识界限摒弃教科书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发展和生长文纳特卡制与道尔顿制相似的是:它以天性内发论为基础并将个人的自然发展和个人社会化完全融入教学中打破班级教学旨在探索一种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道尔顿制因对教学条件的高要求难以满足设计教学法从根本上完全抛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尽管文纳特卡制较之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有较多优点但其试图完全打破班级教学彻底超越班级授课制的做法也难以维持最终这三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均在与班级授课制的抗衡中消亡了

20 世纪50 年代又出现了特朗普制小队教学的课堂教学变革特朗普制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课时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但是这种变革形式因对教师的分工与合作有较高的要求而难以推行小队教学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联合组成教学小组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曾经在60 年代美国的教改运动高潮中遍及全国但是教师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优化组合合理分工等问题也是主要的困扰因素

除此之外20 世纪5060 年代的程序教学凯勒计划等都属于具有个别化教学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体系程序教学强调积极反应自定步调的原则促进了学习者人格的发展但是缺失现代技术手段则其变革难以实现凯勒计划是美国个别化教学的集中体现它综合了此前个别化教学变革的积极因素既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能保证学生掌握既定学习目标尽管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但仍然没能取代班级授课制

总之自制度化教育以来班级授课制在人类教育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巨大功能的同时纠正其弊端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变革也没有停止过纵观以上梳理既有学者主张彻底否定和取消班级授课制的思潮例如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甚至程序教学试图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替代班级授课制又有学者主张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良例如分组教学法特朗普制小队教学凯勒计划等但是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它们顾此失彼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至今日依然没有其他课堂教学方式能撼动班级授课制在教育领域里的支配地位”。

然而近期慕课强势来袭———2012 年被称为全球慕课元年2013 年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世界名校世界名师被新技术到了学习者面前开放性的课程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多主体的交流互动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分布式的认知构成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等为个性化学习定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慕课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方式的变革面对慕课的冲击与挑战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走向何处?

、“慕课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冲击和挑战

慕课”,又称MOOCs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s(课程)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指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开放访问是指课程中所有资源和信息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开放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通过连入Internet 即可免费学习优质课程没有时空的约束与限制大规模参与是指学习参与者没有数量限制课程学习者多达上万人十多万人甚至史无前例”。它借助微课程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监测评估等课程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慕课的开放性课程设计打破了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局限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标准化教学的藩篱多主体的交流互动拆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摆脱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

()开放性课程设计打破了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局限

慕课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ER)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学习再到当前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慕课的本质属性均沿承了开放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不论学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等状况向世界任何地区任何人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学习需求的学习机会慕课在沿承开放教育基础之上已远超越最初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开放的内涵它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上课分享观点信息反馈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讨论学习内容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等学习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均是开放的。“开放正在成为一种价值,任何学习对象均可在任何时间自由选择注册学习他们分享观点合作探究及时得到教师团队的指导正如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所说:“‘慕课课堂是一个国际化的世界性课堂’”。“慕课突破了课堂教学方式中封闭化的固定程式:统一时间按照统一年龄统一知识水平进行统一编班通过统一日程表统一授课最后统一考试。“慕课超越了时空局限教师团队学习支持服务课程评价运行模式证书学分等均具有开放性学习者能够顺畅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无疑对课堂教学方式造成巨大冲击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

传统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共性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关照不足然而,“慕课学习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捕捉和分析功能慕课平台中常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同一个课堂学习美国高等教育纪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在对开展慕课103 名教授的调查中显示每门课程平均有33 0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注册相当于课堂教学人数的几百倍学习者在慕课的学习体验中将产生大量而复杂的数据包括教师的辅导讨论课堂小测试每周的测试期中期末完成的测试等这些与全部学习者全部在线学习行为相关的痕迹数据均会被服务器自动捕捉并详细记录下来汇集成规模庞大的数据对象据估计一位慕课课程教师在几周时间内的慕课教学实践所积累的学习数据几乎是其借助传统课堂教学几十年才能收集的数据的集合

大数据构成了个性化学习定制的基础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学习分析技术是探究和预测学习效果与绩效的关键海量数据由服务器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模型进行学习分析技术的处理例如测量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可视化等通过对在线学习者的大数据的集合以及大数据技术的集成应用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监测学习效果与绩效预测未来的学业进展和成绩等实现了从杂乱数据到有价值的学习情况的测评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反映人的认知慕课平台上越多的学习数据被收集就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和建议意味着通过服务器的实时分析之后有可能发现人类学习的新特点实现个体层面的课程定制提高学习系统的适应性优化个性化学习分析另一方面学习分析帮助教师全面跟踪和掌握学习者特征学习过程学习表现思维模式等信息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实施干预采取相应的行, 动例如针对学习过程中集中的问题进行资源推荐”、视频讲解或者帮助教师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服务

慕课平台从细节化层面收集学生行为信息的方法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途径它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为课程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监测工具预测工具和评价工具进而为每位学习者设计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反馈资源等凸显了个性发展冲破课程教学方式的标准化藩篱

()多主体的交流互动拆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

慕课平台引入了社交理念来自不同地域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依托网络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多主体多向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认知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学习互助的亚群体并随着学习者的不断聚集进一步衍生出课程的相关网站与资源库教师或助教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区或者筛选出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形式进行系统解答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参与如通过Moodle平台博客Second Life 网络社区网络实时会议QQ 群等方式进行主题型讨论部分Coursera 的学员已经使用了Google Hangouts on Air Weekly video Twitter feed Facebook page 进行在线聊天制作在线教室分享学习体验交换意见和看法等。“慕课借助社会化网络工具形成了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更新的学习共同体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摒弃了传统教室里等级分明的权威形象师生之间用平等民主的协商来取代教师的专断

()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摆脱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

微视频与交互练习是慕课核心的学习资源一般而言,“慕课的教学安排按布置教师规定好每周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分为多个知识模块分别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视频即为课程信息传输的核心形式它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编制短小精悍反映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问题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课堂教学通常是40分钟但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在10 分钟左右所以信息过载认知负荷过重理解不透彻等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嵌入互动式练习来监测学习者是否

理解课程内容当学习者在观看一段视频材料之后将出现交互式练习鼓励学生回忆知识测评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课堂内容与练习题无缝地连接到一起如此采用微视频与交互式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完成单元学习形成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同时微视频的学习逐渐由易到难进阶呈现的是一种基于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式的学习路径相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更加有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体现了做中学并强化了知识点的练习

此外大多数的交互式练习都是课程服务器按照程序自动评估打分最大的优势是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课程服务器将会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讲解视频或其他材料以强化学习如果对机器难以自动评分的较为复杂灵活的交互式练习则将依靠网络社区群体智慧的互评机制来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及时互助与讨论总之微视频与交互式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深了学习深度摆脱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和单向提供学习材料的局限

面对慕课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课堂教学方式究竟是走向消亡还是自我重塑?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必要与可能

人们对慕课的评价与预言纷沓而至:慕课是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界最大的一次革命。”“‘慕课是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正席卷传统大学。”未来50 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慕课正逐渐演变成学分制教学的另一种选择。”但是慕课究竟能否撼动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还值得商榷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必要

1. 虚拟的间接交往不能取代课堂教学的在场交往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即学生个体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但是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主客思维模式下单极主体的认识活动显然限制了对教学过程的多重理解及其可能”,它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遮蔽了多极主体的交往活动导致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归根到底教学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可见人的社会关系是由人的交往来创造的完全孤立的个人是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所有的教学均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不呈现交往形态或不发生真正交往的就不是教学”,教学即是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以共享知识或经验为中介的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动态的对话合作沟通表现出来,“对话意味着主体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所以在师生不断的交往中既获得认知体验又收获精神成长实现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

交往可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课堂教学以直接交往为依托是一种交往主体真实在场”、面对面的交往形式对地点具有依赖性基于慕课平台的交往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隐而不现成为虚拟化主体。“慕课借助于文字符号图片声音图像信息等方式超越直接在场超越对物质地点的依赖”,给人一种现场感”。但是在场的课堂交往不能被虚拟的间接交往所取代因为对人类本性的认识需要依靠直接交往。“只有在我们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我们才能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我们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必须面对面地与人来往”,依靠面对面的对话达到对人类本性的认识而且学校教育的直接交往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的关系情感精神性正是教育交往的本质规定之一它也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方式

2.慕课不能取代课堂教学

科技成果引入教育领域之后技术创新总能产生一定的教育效应如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照相技术幻灯机无声电影等被引入教学领域, 给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而后致力于把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的视听教学运动更是将人类的表达从单纯的视觉表达进入到声音和画面共同表达的视听时代但是,“单媒体”、“多媒体除了为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些教学资源以外并没有给学校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庞大的人类教育体系仍然依赖于印刷技术所营造的传播的生态环境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造了原有社会传播的生态环境它使人类的书写从纸上向网络迁移使人类的交流从面对面向超越时空的虚拟空间转向实现了印刷媒体单媒体多媒体难以实现的双向传播功能近期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强势来袭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出现已经不能保证教与学真的发生了”,更是引发了学习革命教育革命的讨论

但是技术仅是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体由众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素合力发挥效应教育不应为技术所困一旦技术应用于教育并非单纯技术体系的逻辑展开而是在教育的基础之上与其他要素一起进行统筹规划与安排同样尽管慕课对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均产生了巨大挑战与冲击甚至改写了在线教育的格局”,慕课本质上仍然是新技术的集成此外,“慕课并非万能其自身具有难以解决的难题如当前课程的完成率问题罗宾逊·迈耶(Robinson Meyer)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 平台上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5万名学生注册但只有7%的学生通过了考试。”这意味着93%的学习者并没有完成课程的学习再如课程学习者的诚信问题乌克曼(Wukman)报道:有一些课程学生抄袭成风教师被迫恳请学生停止抄袭据一名学生反映抄袭是由于Coursera平台为处理规模问题而采用同伴评分所致。”还有尽管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edX通过网络模拟实验经验尝试游戏化实验但是虚拟场景依然无法替代真实的实验操作比尔·盖茨特别提醒人们别忘了在班学习(inclass learning)的价值尤其是实验室工作和小组协作研习”。另外教学质量的评估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的程度与态度等都是对慕课学习效果的考验这些问题皆与缺乏实体的实践空间监控评价社交体验师生情感有关学习机遇并不代表学习成效的实现虚拟的教学过程仍然不能体现课堂学习与课程学习的全部意义因此,“慕课不能取代传统课堂但它帮助人们多一种学习的选择”,它会倒逼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可能

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新技术发展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动力所以既要满足学生差异化指导又要保证教育质量就需要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各自的优势将实体的空间与虚拟的空间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方式与基于互联网的表达相结合才能生成促进人的发展的合理性力量而要达到上述目的课堂翻转是重要途径

1. 课堂翻转的内涵

20 世纪90 年代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Mazur)在物理教学中发现与传统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并创立同伴互助教学(Peer Instruction)以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这一研究与实践既是翻转课堂探索的原型也为其后期发展的研究假设奠定基础。“翻转课堂的雏形呈现于2004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遇到多人的数学问题求助应接不暇于是将数学辅导内容制成10 分钟以内的视频放到视频网站让学生在课下自定进度观看视频到课堂上与教师互动接受指导。“翻转课堂概念于2007 年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学科教师提出他们为了帮助缺席学生补课将课程学习内容制作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学生在家里看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且教师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一举动在差异性教学的探索上获得成功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技术娱乐设计(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缩写为TED)大会上做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演讲时对翻转课堂进行了详细介绍至此,“翻转课堂引起了全球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曾被比尔·盖茨认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我们知道学习可以分为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吸收内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重视知识传递而课下学生的吸收内化却被忽视但学生往往在知识吸收内化阶段因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而感到挫败基于此形成了课堂翻转的隐喻:知识内化比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教师的即时帮助和引导

因此课堂翻转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它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与课下的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翻转”,由学生在课下预先学习授课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知识内化交流与答疑它提供了一种个别化学习的教学实践方式它兼顾班级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林地公园高中可汗学院等对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应用价值

2.慕课促进课堂翻转的实现

慕课的出现促进了课堂翻转的真正实现教师将每周规定好的内容录制成微课程放在慕课平台上这是慕课课程的核心表现形式利用这一特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课下通过慕课平台的在线授课视频预先学习课程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听课”;在课堂上教师针对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利用更多的时间关注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课堂跃升为师生间深度探究知识互动的实践场所通过课下在线视频学习与课上面对面的答疑讨论相结合实现课堂翻转”。

新技术发展的动力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动力均指向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共同的目标导向也为慕课与课堂翻转提供了结合的可能因此充分发挥实体课堂与慕课的优势构建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结合全球化在线学习的推动力与课堂教学本地化的拉动力让课程学习者既能够享用优质的师资和学术内容又能够利用本地化的学习共同体与学习支持服务这一变革将对课程教学中的产生强烈的冲击促使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内化的新模式转变促使学校教育从静态的封闭的知识传授向动态的开放的智能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改变加速课堂生态的重建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总体关联的系统。“慕课作为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将原来课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在线微课程放在课下预先进行而将原来课下进行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来进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翻转改变了原有课堂教学要素的动态组合势必引起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建课堂教学理念

1. 从重转变为重

传统的课堂教学观以控制教学进度为特征常常以教定学教师控制主宰着课堂。“控制”、“主宰均意味着一种外力服从和被动这种课堂教学观将教学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知识传授过程将课堂变为教堂”。在这种课堂教学理念下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学失去了本存的意义异化了学习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这种教学理念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在仅仅维持生命力的状况中可能会萎缩而无法看见超越之境”。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将知识传授在课下通过慕课微视频实现知识内化在课上通过学生自主建构师生共同协商进行实现了由的转变教师以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为中心参与倾听引导对话为学生赋权教师在短暂的文化启蒙之后和经常性的无形的精神启蒙之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做自己学”,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快乐创造的主体是完成真实任务的知识建构者教师成为调节者”、“咨询者”,“调节咨询意味着一种内力主动协商和人文关怀教学过程被隐喻为一种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协商解决问题的学堂”,回归学习本源,实现从重到重的转变

2. 从重预设到重生成

传统教学思维中往往将教学作为一种预设过程将整个教学活动看作可重复的过程:学生被看作抽象的客体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机械的静态的程式化的追求计划性预期性与规范性注重逻辑推演预设性的教学思维忽视了教学主体的生命性完整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多变性差异性使教学陷入唯理性教育的境地但是预设相对的教学思维是将教学作为一种生成过程。“生成意味着一种过程性的存在,“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教学的过程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无法预知的附加价值和有意义的衍生物’”,它是一种创造的变化的发展的差异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动态对话反复建构不断理解的互动交往过程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为课堂教学生成提供了实践土壤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在课下完成知识传授在课堂上通过多极主体互动多层次的对话与沟通使课堂教学成为将生命主体性自主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相结合的丰富的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成为师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学生在实现知识内化的同时也形成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

总之从重到重”、从重预设到重生成”,课堂教学理念的重建使课堂从教师表演的舞台转变为师生之间协作对话的舞台使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生命充分展现的场所为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提供了前提

()重建课堂教学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双基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给学生知识是被强加于学习者的外来事物造成知识与人类的含义和主观意识间的沟通相分离”,“削弱了学生联想反思和创新的可能性”。新课程改革着眼于终身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它们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是同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维度也是教育境界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层递性的表征突出的是生命主体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的是超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能力发展升华的是个体完整生命的和谐发展但是一线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课堂教学中能否完成教学任务产生了忧虑和困惑: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么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要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导致课堂又变回以双基目标为主的实践领地背离了新课改的目标

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使教学目标的重建成为可能首先它使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得以解放学生在课下利用微视频完成知识的呈现讲述与传授既完成认知目标又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提供发展的基础其次课堂成为师生探究问题解决协作创新的场所在师生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推动知识创造学生基于真实问题将知识建构为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知识实现知识内化这一过程中蕴含了学生基于知识理解的学习能力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基于知识迁移的创新能力以及基于知识建构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实现了学生从认知向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认识的转化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阶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重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环节说将教学任务规定为传递基础知识和形成技能将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这一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理解长期为大多数教师熟知并运用自如但是这一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理解更多地追求认知性目标漠视了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目标尽管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教学论研究已经有所突破但在实践中各学科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模式阶段。“慕课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翻转”,为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带来了契机

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将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认知目标放在课下利用在线学习实现而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教学内容不再是对象性的封闭性的学科化的意识形式而是一种自我认识的开放性的综合形态的问题形式更具现实包容性新颖性教学重点由认知为中心转变为自主建构为中心所以教师需要重新组织和安排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知识建构的咨询者由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探究讨论等新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导学”;教师需要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优化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认识总之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同时也要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学习生活的质量

()重塑课堂教学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构成了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能动最活跃的要素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理论界与实践领域历来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师生交往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产生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为课堂教学环境带来了新的属性

1. 重建新型师生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的教学改革都是在瓦解和摒弃的权威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观念等的桎梏下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很不容易的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建带来可能。“慕课带来了基于在线课程的不同的教师不同学习者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实”。“慕课开放内容以及免费在线研讨的出现带来的问题是谁才是专家。”它意味着:此时的所谓教育者对教师而言只不过是一种制度身份他在与学生的知识(包括价值规范态度生活方式等)互动中的实际地位(或可视为实际扮演的角色)已变成了一个非教育者”;同理此时的所谓受教育者对学生而言也只是一种制度身份他在与教师的知识互动中也已变成了一个非受教育者”。因此重建师生关系要摒弃教师居高临下的等级分明的权威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用平等民主来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教师从单一的独白走向倾听与对话学生从封闭的自我学习走向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为文化发展的启蒙者精神解放的启蒙者实现人的精神解放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共享智慧与情感

2. 重建课堂教学环境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它是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环境会对师生的教学形成不同的影响。“慕课实现了课堂教学翻转的同时也为教学环境带来了新的属性:建构的合作的情境化的分布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学时间从以教师支配为主转为以学生支配为主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实现了课堂时间资源的优化给予学生更加独立的支配时间要么自主探索要么共同协商课堂时间的优化也影响着课堂生机的迸发它为消除教师话语霸权建构民主化的课堂氛围以及实现无言之教创设了前提其次教学信息从单向流动转为分布式流动从预设性转为生成性传统课堂教学受前喻型文化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权威教学信息的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单向性封闭性预设性而课堂翻转之后课堂上呈现的是后喻型文化的特征师生平等相互交流使教学信息的流动具有分布

开放性生成性的特征使客观的静止的知识变为学习者可以体验的能主动解释的情境化的知识最终师生共同分享对话成果相互依赖解决问题再次课堂氛围从压抑转为活力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在教师的监督和控制之上尽管实现了有序高效管理但是消解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教育价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翻转之后打破了传统秩序管理创设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开掘了学生潜力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积极对话使之自主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体验与交流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总之,“慕课沿承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知识理念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一种的智能类型、“的思维方式、“的教育方式、“的课堂生态尽管这些的变化在以往的技术变革中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是慕课将这些的特点聚集起来并且在教育与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以前不曾有的地位因此慕课背景下将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翻转”,促进从重到重”、从重预设到重生成的课堂教学理念的重建促进高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的重建促进以讨论交流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的重建促进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要素的重塑最终重建课堂教学生态

版权所有:南阳医专质量管理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雪枫西路1106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 63526222,63526223